2021年11月13日,第二期“文学客家”大讲坛在我院新教学楼多媒体6室举行,主讲嘉宾广东省作协散文创作委员会主任、汕头市作协副主席林渊液老师为我院学生带来了题为“散文,从哪里生长出来”的精彩讲座。本次活动由梅州市文联指导,嘉应学院文学院、梅州市作家协会、中国客家文学院主办,嘉应学院梅州师范分院、梅州市作家协会散文创作委员会承办。此次讲座由文学院陈红旗院长主持,我院赵仁发院长、邝永辉副院长,梅州市作协相关负责同志及我院中文系师生、浪花文学社社员共同聆听了此次讲座。
讲座伊始,陈红旗院长对林渊液老师进行了介绍,林渊液老师现为汕头市作协副主席,广东省作协散文创作委员会主任。创作体裁以散文、小说为主,大量作品发表于国内重要文学期刊,出版了多部散文集,曾获三毛散文奖,老舍散文奖及冰心散文奖等。文学素养高,学养深厚,主张散文人格与散文文体的相互寻找与相互确认。
在讲座中,林老师主要围绕散文的特点和写作困境展开,林老师以其多年创作,总结出散文写作几个方面的经验:首先,生活资源与写作者对时代的楔入姿态是散文的重要创作源泉;第二,重视认知与写作的关系,作家对西方现代思想与东方文化思想的接受是进行创作的重要指导;第三,作为创作者,要注意呵护和养育其心底的瞬间感受;第四,写作者要时刻保持对自己和世界的好奇心。在讲座中,林老师又以范仲淹、朱自清、杨朔、余秋雨等著名作家的作品为例,论述了散文在篇幅、虚构、叙事、审美、语言、主题等方面的特点,更强调了散文写作不可虚构,要规避词语的固定性和定向性。最后,林老师还为我院学生推荐了《散文写作十五讲》及《中国白话散文百年史》两本书,让大家能对散文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在讲座之后的互动环节中,我院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与林渊液老师就如何定义散文的真实性等诸多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气氛十分活跃。本次活动丰富了我院学生的学习生活,开阔了我院学生的视野,更是增强了学生对散文创作的认识和理解,受到了广大学生的热烈欢迎。







(撰稿:张勇会 审核:李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