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网络安全宣传周
(2020年9月14日-20日)

习近平总书记对国家网络安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举办网络安全宣传周、提升全民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是国家网络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国家网络安全工作要坚持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保障个人信息安全,维护公民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要坚持网络安全教育、技术、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的良性生态。要坚持促进发展和依法管理相统一,既大力培育人工智能、物联网、下一代通信网络等新技术新应用,又积极利用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引导新技术应用。要坚持安全可控和开放创新并重,立足于开放环境维护网络安全,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在网络空间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19年9月15日
9月14日至20日,2020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将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拉开大幕,其中高峰论坛等重要活动在河南省郑州市举行。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举办网络安全宣传周、提升全民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是国家网络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要做好“四个坚持”。习近平总书记对网络安全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新形势下做好网络安全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推动形成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氛围
“个人信息保护”是今年网安周的重点和亮点。今年以来,在联防联控、复工复产以及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多头、重复、反复、过度收集个人信息,个人信息滥用和泄露,个人信息“善后”措施欠缺等突出问题不时出现。
2019年1月,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公告,在全国范围内开展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一年来,专项治理工作成效显著,《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认定方法》《个人信息安全规范》等标准规范相继出台,用户量大、与生活关系密切、问题反映集中的千余款App经评估后得到有效整改,260款问题严重的App被约谈、曝光、下架,App运营者个人信息保护水平明显提升,无隐私政策、强制索权、超范围收集、账号注销难等问题明显改善,全社会关注和重视个人信息安全的氛围基本形成。
在近日举行的2020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新闻发布会上,中央网信办网络安全协调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高林介绍,今年网安周期间,也将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宣传普及个人信息保护常识,如举办App个人信息保护论坛,解读相关文件,邀请专家就App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前沿技术等开展研讨;打造“一站式”个人信息保护知识库;开展个人信息保护主题日活动,提升个人信息保护意识等。
那么,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呢,下面,给大家普及一下网络安全的小常识。

一、防范病毒或木马的攻击的方法:
1.为计算机安装杀毒软件,定期扫描系统、查杀病毒;
2.及时更新病毒库、更新系统补丁;
3.下载软件时尽量到官方网站或大型软件下载网站,在安装或打开来历不明的软件或文件前先杀毒;
4.不随意打开不明网页链接,尤其是不良网站的链接,陌生人通过QQ给自己传链接时,尽量不要打开;
5.使用网络通信工具时不随便接收陌生人的文件,若接收可取消“隐藏已知文件类型扩展名“功能来查看文件类型;
6.对公共磁盘空间加强权限管理,定期查杀病毒;
7.打开移动存储器前先用杀毒软件进行检查,可在移动存储器中建立名为autorun.inf的文件夹(可防U盘病毒启动);
8.需要从互联网等公共网络上下载资料转入内网计算机时,用刻录光盘的方式实现转存;
9.对计算机系统的各个账号要设置口令,及时删除或禁用过期账号;
10.定期备份,当遭到病毒严重破坏后能迅速修复。
二、预防QQ、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账号被盗的方法

1.账户和密码尽量不要相同,定期修改密码,增加密码的复杂度,不要直接用生日、电话号码、证件号码等有关个人信息的数字作为密码;
2.密码尽量由大小写字母、数字和其他字符混合组成,适当增加密码的长度并经常更换;
3.不同用途的网络应用,应该设置不同的用户名和密码;
4.在网吧使用电脑前重启机器,警惕输入账号密码时被人偷看;为防账号被侦听,可先输入部分账号名、部分密码,然后再输入剩下的账号名名、密码;
5.涉及网络交易时,要注意通过电话与交易对象本人确认。
三、安全使用电子邮件注意事项

1.不要随意点击不明邮件中的链接、图片和文件;
2.使用邮箱地址作为网站注册的用户名时,应设置与原邮箱登录密码不相同的网站密码;
3.如果有初始密码,应修改密码;
4.适当设置找回密码的提示问题;
5.当收到与个人信息和金钱相关(如中奖、集资等)的邮件时要提高警惕。
四、防范社交网站信息泄露防范

1.利用社交网站的安全与隐私设置保护敏感信息;
2.不要轻易点击未经核实的链接;
3.在社交网站谨慎发布个人信息;
4.根据自己对网站的需求进行注册。
五、网络诈骗类型辨别方法

1.利用QQ盗号和网络游戏交易进行诈骗,冒充好友借钱;
2.网络购物诈骗,收取订金骗钱;
3.网上中奖诈骗,指犯罪分子利用传播软件随意向互联网QQ用户、邮箱用户、网络游戏用户、淘宝用户等发布中奖提示信息;
4.“网络钓鱼”诈骗,利用欺骗性的电子邮件和伪造的互联网站进行诈骗活动,获取受骗者财务信息进而窃取资金。
(供稿:培训教研室 审核:饶建中 审批:邝永辉、李伟杰、卓烘成)